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通知公告
    再展雄风——黄石一中2014年高考揭秘
    发布者:校办 来源:  日期:2022-02-17 13:17:45

    黄石一中2014年高考揭秘

    何建中


    2013年8月5日,黄石一中会议室弥漫着凝重的氛围。一中党委书记、校长周阿毛刚刚传达了黄石市教育局下达的2014届高考升学指标:一本34人,二本132人,三本518人,四批专科876人。与会的每一位成员心里都明白,以2014届的生源质量,要完成教育局下达的上述任务指标该是何等的艰难。因此,在周校长话音之后,会场便是长长的寂静。

    “这届学生是我任实验高中校长时招进来的,我当时承诺过家长,保证这批学生‘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我有信心领着大家去兑现这个诺言。”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省首批正高级教师方和平率先打破了会场的沉寂,第一个站了出来。“我在这个年级任教,又是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完成这个任务,我责无旁贷。我请求与方和平副校长共同挑起这副担子。”洪喜也一改往日的沉静,激动地站了起来。“黄石一中从老黄石中学走来,从黄石实验高中走来,2012年实现黄石实验高中为黄石一中奠基,2013年新校区首届高考龙腾虎跃勇夺黄石地区文科状元。虽说2014届生源质量不够理想,但我相信有领导班子的坚强团结,有教职工的众志成城,有学生们的勤奋努力,我们一定会再展雄风。我是党政一把手,我也表个态,决不当甩手掌柜,我、和平校长、洪喜书记三人一起到高三年级去吧!”校党委五个委员有三个下到了高三,足见一中党委对2014届高三备考工作是何等的重视。“只要我们的决心比困难大,我们就有实现目标的信心”。在一中党委坚定决心的召唤下,校德育处主任毕宏雄、高三年级主任戴镝翱、年级支部书记宋家源、工会组长陈远武及全体高三年级班主任郑重而庄严的在《2014届高三升学责任书》签上了自己的姓名。八月的高温迅捷地烤干了他们留下的墨迹,明亮的阳光记下了他们的诺言。

    2014年6月24日,冲天的礼花在雨后洁净的天空缤纷地绽放,喜庆的炮竹将喜讯传遍黄金山南北:黄石一中2014年高考再创佳绩:一本、二本、三本、四批专科全部超额完成了市教育局下达的任务指标,一本上线人数达216人(含艺体特长生),二本过线人数达405人,三本过线人数达775人。高考纯文化成绩有36人过一本重点大学录取线,当年中考成绩在省重点高中录取线下30分的有18人成功闯过一本重点大学录取线,当年省重点高中录取线下50分的有4人(罗斌、洪睿涛、陈贝、邓梓魁)也奇迹般地跃过一本重点大学录取线。理科特色实验班308班42人,当年中考无一人过省重点高中录取线,在班主任翁惠玲的悉心教导下,全班有19人在今年的高考中跃过一类重点线,37人居二本录取线上。体育、艺术高考大面积丰收,其中艺术理科李捷同学考出了493分的高分,艺术文科张献哲同学考出了467分的高分,体育文科穆菡同学也考出了428分的高分。重点班本科上线人数较往届也有大幅度的提升,平均每班45人以上,其中307班纯文化成绩过一本线有2人,过二本线有16人,过三本线达54人。黄石一中党委班子成员及全体教职工以自己扎实的奋斗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实现了“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的育人目标;以杰出的成绩承袭了2013届的辉煌。一中师生以自己骄人的业绩成功破解了“高潮之后必有低谷,大年之后必是小年”的魔咒!

    一、以学科教学质量管理为纵线,以班级学风管理为横线,这种网格化教学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成就每一位学生

    “没有管理就没有质量,我们要通过2014届高三年级的备考管理实践,创造我们一中的教育质量管理新模式。”新一届高三领导小组刚成立,校长周阿毛就对全体高三领导小组成员提出了这一理念。

    有着十多年高考备考管理经验的方和平副校长,依据2014届学生素质基础,适时提出了以学科教学质量管理为纵线、以班级学风管理为横线的网格化备考教学管理模式。一是对接高考考试科目,将全体教师划分为六个教学责任主体:文综教学责任主体,责任人管家荣;理综教学责任主体,责任人李志刚;语文学科教学责任主体,责任人杨俊红;数学学科教学责任主体,责任人张琼;外语教学责任主体,责任人余辉;艺体备考责任主体,责任人江文俊、马可。二是各学科教学责任主体分别围绕高考目标制定本学科的目标和实施方略,以学科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确保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三是周周有检查,月月有总结。

    理综备课组以主体责任人李志刚为核心,针对学生理综能力瓶颈,在副校长方和平、纪委书记洪喜的直接指导下,制定了周密的备考计划和极富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在第二轮复习和最后冲刺阶段,共组织了16次理综综合训练,分别以知识检测、能力测试、思维能力提升、重点难点突破为侧重点组编试卷,发现漏洞及时弥补,遭遇难点及时突破,暴露问题立即纠正,获得进步当即鼓励。最后,甚至细化到每一道题解题的用时安排。通过这16次的综合训练,学生的理综知识得到全面的梳理与总结,学生的解题能力实现了全面提升。李志刚老师在高考前就有这样的自信:“我相信2014届考生的理综考试成绩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

    外语学科教学责任主体则依赖学科全体成员的分工合作达成学科教学责任目标。从高一年级开始,老师们就清醒地意识到,帮助学生梳理学科知识的重要性,“老师多花时间,学生就会少花时间”。为此,老师们一个单元一总结,一册教材一汇编,通过梳理与选择,学生明晰了高中外语的全部知识体系,在高三备考中显得游刃有余、从容不迫。外语教学责任主体全体老师在收获学生进步的同时,也把高中三年的外语知识体系全部收纳自己胸中,使得他们能够胸有成竹地迎接新学生的叩问。

    为了强化班级学风管理,2014届高三备考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工作重心下移、责任到班。早6:40,准时下班巡视,晚10点,必到寝室查寝。大到上课纪律,小到一块随意丢弃的纸片,都是他们巡视管理的内容所在。作为班级学风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各班班主任更是以生为子、以班为家,全天候地陪着、守着、护着、爱着自己的学生,关注他们身上的每一个进步,纠正他们行为的每一个偏差。学科教师+班主任+责任领导组成的教育管理网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校长周阿毛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切实际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进步!”

    二、爱心、细心、耐心——三心合一的育人模式带来的是学生品格及能力素养的全面提升

    曹志坚老师是这样开始他的清晨:6:30,他准时打开教室的大门,沿着六列排开的桌椅巡视一周,顺手把几袋牛奶放在几个贫困生的座位上,然后打开教室的门窗,通风换气。如果天冷或者天热,他则提前打开空调,然后,回到教室的门口,以他慈祥的笑脸迎接走进教室的每一个学生。中午,为了保障学生的午休质量,他建议学生回教室午休,他则掇一个方凳坐在教室的门口,享受学生的鼾声。晚9点,第二晚自习开始,他则逢“9”必到,坐在讲台上陪着自己的学生,如果发现有学生趴下,他会迅速上前,关切地询问原因。如果是疲劳,他便宽容地说:“睡吧,睡吧,睡一会,精神好了再学是一样的”。如果是生病,他会问学生:要不要通知家长。如果是意志松懈,他则严肃地提醒:“现在是冲刺的时候,你一趴下,别人就跑到你的前面啦!”“到了我这个年龄当班主任,自觉不自觉的在教师角色中融入了父亲角色,无形之中把自己的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有时我也分不清,我到底是一个老师还是一个父亲!”学生的心灵敏感地感受到了曹志坚老师对他们慈父般的深沉的爱,亲昵的称他“坚爸”。

    被学生喊作“蓉妈”的王蓉老师,不管在生活中遭遇多大的波折,总是以灿烂的笑容面对她的每一个学生,学生听她谈话如沐春风,总能在温暖中获得前行的力量。她坚持每日赠送学生一句名言,激励学生的斗志;每日坚持写作班级日记,并及时向学生宣读,营造分享、共进、坚持的班级文化氛围。她更有一双透视学生心灵的眼睛:一次联考后,她的目光敏锐地捕捉到学生柏祖志神态的异常,联考的不佳成绩动摇了这位脆弱的男生仅存的自信。王蓉老师找出了该学生表达人生梦想的作文,拿出了历次考试的成绩表,悉心的帮他分析自身的能力优势,一点一点地帮他恢复自信。当柏祖志重拾信心、热情地投入备考学习中时,王蓉老师又有意无意地设置一些小挫折来培养他抗拒磨难的能力。三年下来,柏祖志同学已成长为一个意志坚定、目标明晰、情感丰富、学业优异的优秀青年。正是从锻造学生心里品格入手,在坚定意志和向上精神的激励下,由普通班升格组合而成的新班级,在王蓉老师教育魅力的影响下,有7人超二本录取线,39人过三本线。更重要的是,王蓉老师面对生活的阳光姿态将影响学生的一生。

    李志刚老师在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及纠正学生的行为偏差上,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超常的耐心。“高一生物教学,我的重点放在学科趣味性的扩张上,通过强化学科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的生物学科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正因为有了学生对生物学科强烈兴趣的这个基础,他的教学显得异常高效。2013年全国高中生物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市前50名获奖学生中,他的学生就占了38名,有5名学生获得国家二等奖以上大奖。在高三生物备考中,他同样不搞急功近利,而是以复习战略上的高度耐心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掌握教材重点难点,理清教材知识体系,做完教材设置的课后练习。这个要求虽然不高,但对2014届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却极富成效。在经过第二轮专题训练和第三轮冲刺训练之后,他的学生的学科成绩实现了大面积的提升。

    在修正学生行为偏差、塑造学生优良品格上,即将担任黄石一中首届阳光班班主任的李志刚,同样表现出超乎常人的耐心。在2014届班主任中,他是最有教育影响力的班主任之一。在班级管理中,大凡涉及学生权益的事都交由学生民主管理:学生干部自我推荐民主选举,奖励表彰学生民主推荐,助学金、奖学金的分配公平公正透明。他的民主管理作风让学生建立了对他的品格、精神的信任与崇拜,为实施有效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学生初犯错误时,他不会一味批评指责,而是耐心地观察学生有没有自觉改正还是屡犯不止。如果屡犯不改,他会细心地做工作,以理服人,实时纠偏。“是学生就可能犯错误,而让学生改正错误则需要耐心,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教育!”李志刚老师这样说。

    在2014届高考备考会上,洪喜副书记曾这样说:“什么是一中的育人模式?我觉得就是曹志坚式的爱心,王蓉式的细心和李志刚式的耐心。我想,只要我们做到了三心合一,我们就能创造一中教育的新局面!”

    能这样用心地对待学生,在黄石一中,又何止他们三人?有一大批德艺双馨的老师——黄康渊、吴娟娟、邓洪波、杨思明、周海荣、袁诗岚、吕芳、管家荣、翁惠玲、谢德芳、陈佑启、宋家源、汪洁、马可、陈江涛、王俊、左毅、余辉、吴远强等等,哪一个又不是这样做的呢?正是因为他们的爱心,细心和耐心,才实现了今年一中高考的低谷崛起,创造了新的辉煌!

    在刚刚结束的2014届高考小结会上,周阿毛校长动情地说:“市委市政府高标准高起点打造黄石一中,对我们一中的发展和未来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黄石一中人不负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及全市人民的重托,在搬家两年之内,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及校园管理诸方面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继2012、2013年高考取得辉煌业绩的基础上,2014年高考再展雄风,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力争早日实现学校制定的‘两创一梦’的奋斗目标。”

    上一篇:黄石一中食堂蒸饭车采购公告

    下一篇:黄石一中2012年国庆节放假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