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首席教育记者 孙成香 通讯员 王文佳) 6月23日高考揭榜,当人们习惯性地把目光投向各个省重点高中时,黄石一中的一份喜报引发强烈反响:黄石一中2016届高三,克服建校之初地处开发新区、生源不优的艰难,发挥寄宿制学校管理育人的最大优势,上下齐心,以优异的高考成绩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向全社会尤其是家长和初中生源学校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捷报传来,许多家长在班级群、朋友圈点赞。“特优学生占魁首,一本上线立潮头。艺体特长领风骚,文理双收创新高。”这首“打油诗”的作者,是黄石一中本届毕业班学生家长。她的孩子中考时“壮志未酬”,经过在黄石一中3年的学习,高考中实现了“上线一本”的理想。
没有最好生源,却有全市领先的辉煌战绩,黄石一中是如何超越梦想、“智”造奇迹的呢?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到黄荆山下这所现代化高中身上。
焦点一:“状元团队”领风骚
学校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3年前,黄石一中培养出的高考文科状元、现就读于北京大学的陈子衣,创造了“非省重点”出状元的高考奇迹。3年后的又一轮回,同样是这个“状元团队”,再次满庭桃李、异彩芬芳。黄石一中正是有了这支“点石成金”的大师级队伍,才让学生在知识海洋中扬起理想的风帆,到达成功的彼岸。
黄石一中班主任的“严”与“爱”
理科实验班班主任程荷花
“读心术”让22人考上一本线
1990年从教至今,程荷花年年都担任班主任,培养出的优秀学子不计其数,但她始终认为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独一无二的特质。她细致入微地观察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在与学生、家长交流时,她总能一语中地指出学生成长进步的关键,让许多人认识到她“读心术”的高明所在。
“班主任的课堂从不死气沉沉,一个数学理论总有几个案例让人印象深刻。”这是高考生李毓秀对程老师的评价。在程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李毓秀、黄陈耕分别以611分、605分包揽了市中心城区理科前两名,共有22名同学考上一本线,实现了人生质的飞跃。在程老师看来,善教者应见微知著,抓住教育过程中的微小细节。
文科实验班班主任何仲才
“文艺范”带领全班学生上本科
“班主任要让学生信服,必须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是何仲才在德育工作会议上的经验介绍。作为一名有着多年班主任经验的“老班头”,不管是充满哲理智慧的名言,还是风趣幽默的段落,他都能信手拈来,文艺素养和人格魅力让学生心生敬佩。
在今年的高考中,何仲才担任班主任的高三(15)班学生本科上线率100,其中不乏560分以上的高分学子。“确保每个学生不掉队”是何老师的育人原则。从高一起,他定期带学生去远足,培养学生“不掉队、肯吃苦、善冲锋”的团队精神。
在这支精明能干、心怀大爱的班主任队伍中,还有用“赢”字告诉学生高考真谛的梁力学老师;将美式“积木教学法”引入高中教育的朱爱榕老师;班级成绩进步神速的张昌枝老师;善于发掘学生潜质的刘汉奇老师;始终陪伴提高班学生成长进步的段海霞老师……走进一中,你才能真正领略这些班主任的“严”与“爱”。
黄石一中老师的“才”与“情”
许典祥:做一名讨人喜欢的好老师
作为“黄石市十佳师德标兵”,许典祥不仅语文课上得引人入胜,更是一名“网红”:他以“黄石老鼠”注册的网易博客,点击率已突破100万人次。很多学生毕业多年,还经常去博客听他“说教”。有位曾因学校搬迁想让孩子转学的家长发自肺腑地说道:“看了许老师博客上为每个孩子写的评语,我才认识到孩子转学是多么错误的决定。我的孩子不能错过这样一位好老师,好老师比什么都重要。”
胡丹华:俯下身才是最美的教学姿态
对于大部分文科生而言,数学是高中学习的“软肋”。而2013年黄石文科状元陈子衣的班主任胡丹华的办法,就是俯下身子倾听学生心声,哪怕是再不起眼的问题也要为学生解答。
“去年暑假,我一直在问胡老师问题,她通过微信为我一一解答。结果开学考试,我的数学进步神速。”今年该校的文科最高分孙鸿宇回忆。“当你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你就会发现他们的难处。俯下身子才是最美的教学姿态。”这是胡老师的经验之谈。
“状元团队”的科任老师,还有敢挑重担的万传学、“化学男神”郭铁、陪伴学生成长的周琴、“政治雅典娜”孙莹、细致入微关怀学生的周妹兰、与学生贴心又有爱的李秀红、课堂洋溢人文情怀的陈武等老师。他们都是奋战在教学一线,“才”与“情”并存的教学能手。
黄石一中管理者的“行”与“心”
“‘美女书记’每天都会为学生领跑。总有一天,我会和她一样优秀。”谈到黄石一中党委副书记方勤,该校青年女教师都这样说。“追梦路上,我们携手同行”,这是校党委书记童文清在高三百日誓师之际写下的教师寄语。
“办好一中,教好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位老师”,是校长方和平的办学理念。从老八中碧绿妆成的爬山虎,到黄石实验高中琅琅书声的小红楼,再到黄石一中现代化的教学楼,管理者们风雨兼程、砥砺前行,默默实践着“管理出效益,管理育人才”的教育理想。
焦点二:“琢璞成器”赛玉美
“每一个学生都能超越他人”,是黄石一中人始终坚信的教育信念。他们用实际行动不断践行着“高进优出,中进高出”的育人承诺,立志让每名到一中就读的学生都能在高中阶段实现跨越式发展,成就人生质的飞跃。
校友百万奖学金阳光学子梦飞翔
家住开发区汪仁镇的汪琳,今年高考以优异的成绩填报了华中师范大学,立志反哺教育。她家境贫寒,是年级主任汪鲁群把她接到一中的。在受资助的3年里,汪琳由提高班考入重点班,再考上实验班。她在给“校友奖学金”100万元资助者——王启松先生的感谢信中写道:“如果没有您和学校的资助,我还在家帮母亲收破烂,是您和母校改变了我的命运。”
李毓秀、王维等都是受资助毕业生中的优秀代表。从入学时的“绿色通道”、为优秀贫困生专设的“阳光班”“鹏程班”,到入学后的“多位一体”奖助学金,再到毕业时的大学新生资助项目”,一中资助体系伴随贫困学子走过整个高中生涯,改变着越来越多人的命运。
中考没上重点线高考逆袭成“榜眼”
“一个好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哪怕再不起眼的‘闪光点’都要加以鼓励,这很可能是他通向成功的法宝。”谈到高三(15)班的黄陈耕,陈小兰老师感慨地说。
虽是理科生,黄陈耕却是个酷爱写作、喜欢听歌的文艺青年。中考成绩距省重点线甚远的他,刚进高中就被陈老师这个“星探”发现,成为班上的“郭敬明”。通过语文课的学习,黄陈耕逐渐找到自信,最终以605分,取得今年全校理科第二名的好成绩,成为同学们心目中的“逆袭超人”。
“陈子衣也是小兰老师的学生,当年高考语文考了134分,是全市最高分。很可惜,我没能超越他。下一届,陈老师就是鹏程班的班主任了,相信学弟学妹们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是黄陈耕对即将入学的2017级鹏程班学子的祝福。
独辟蹊径战高考“半路出家”也精彩
初到田径队的刘舒是个不服管的小丫头,当她以优异的高考成绩报考上海体育学院时激动不已:“我是从高二开始练体育,是一中让我圆了重点大学梦。”
对于今年高考文化成绩468分的艺术生江凯豪,总成绩居全省第13名的体育生张一弘等优秀毕业生而言,一中既是梦想起飞之地,更是成才的摇篮。这里有全省领先的艺体场馆,成功举办了湖北省第一、第二届体育特色项目运动会等大型体艺赛事;中国足协主席蔡振华,奥运冠军程菲、马琳、张继科等,都曾到校与师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培养出中国划船队教练邱斌、中央戏剧学院影视新星刘颖伦等一大批体艺人才。
焦点三:住宿生活造赢家
“现在越发怀念一中的环境,学校就应该建在近郊,图的就是学习氛围和独立自理能力的培养。”高考状元陈子衣在写给母校的信中,表达了对住宿生活的怀念之情。
校长方和平谈及学校育人理念时认为:一中的教育应充分发挥寄宿制学校特色,成为高等院校的“预科班”,培养学生自立、自律、自尊、自理的能力,为他们求学深造、走入社会铺路搭桥。
我的伙伴我的团
在刚刚结束的2016年“市长杯”青少年足球联赛中,黄石一中女足、男足队分获冠、亚军,这是对该校社团活动的充分肯定。许多一中学子在活动中发展了能力特长,进入大学后迅速成长为高校社团的骨干力量。
作为湖北师范大学的附属中学,一中是全市唯一拥有国家级学生足球俱乐部和学生社团联合会的高中学校。每年新生入学季,一中的学生能像高校大学生一样参加社团纳新:学生会、读书协会、女足队、男足队、男篮队、女篮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校园之声”广播台……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兴趣爱好相同的同学们走到一起,开启了准大学式的校园生活。
我的舍友我的家
一中的宿舍生活,有海量播出的新闻广播、校园资讯、流行音乐,有全天候供应的冷热水、中央空调,有家长来看望学生的开放日,有挨间宿舍道“晚安”的生活老师,有默默在宿舍楼下值班的领导干部、有突击检查宿舍纪律的班主任、有24小时在岗的白衣天使,还有熄灯前可以去舒缓情绪的“心语书吧”……一中温馨舒适的宿舍生活成为许多毕业生的难忘回忆。
“看到室友都起来了,自己也不好意思赖床了。大学时我是寝室里起得最早的,也是班上最早拿到OFFER(录取通知)的学生。”毕业于武汉大学,即将赴海外留学的梅慧芳说。
“为了适应住读生活,暑假我特地花了一天时间跟妈妈学洗衣服;宿舍大扫除刚开始老拖舍友后腿,如今我已是大学学生会卫生部部长。”一中2014届学生会主席、现就读于湖北大学的李俏说。
我的人生我做主
高三(17)班的夏茜,今年填报了华中农业大学:“我特别喜欢生物学。去年到劲牌公司参观,被现代化的酿酒车间和生态工业园震撼,更加坚定了学习食品生物专业的决心。”
一中学生的志愿填报不是在高考后匆忙思考,而是刚入校就开始规划。学校通过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水平能力。并依托丰富的校友资源和强大的社会力量,让学生了解大学的专业,获得理想职业的体验。
焦点四:“省级示范”齐创建
在前不久进行的全省“最美中学”网络投票评选中,黄石一中作为我市唯一一所学校,与华师一附中等省级示范高中一道,被评为湖北省17所“最美中学”。这一殊荣不仅代表着黄石一中已成为网民心目中的城市名片,更加预示着一中人“省级示范高中”的明天即将到来。
“互联网”技术,开启校园后勤服务智能模式
你见过拿IPAD查寝的宿管员阿姨吗?你知道“好寝室”“好办公”“好教务”等手机APP能实现学校、学生、家长之间的三方互动吗?你体验过一中超市、食堂的“物联网”技术吗?你收看过央视关于黄石一中太阳能热水器、光伏发电等再生能源项目的专题报道吗?
“‘互联网’技术,使教职工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与精神家园。”学校后勤副校长杨昊说。一中兼具人性化与智能化的后勤服务,给师生们带来全新体验。
享受教育过程,共同浇灌这块教书育人的净土
在今年5月召开的一中教代会上,代表们热烈讨论着一中发展的宏伟蓝图,对省级示范高中建设、各项工作发展目标、学校办学特色等积极献言献策。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中的教职工早上6点上班,晚上10点回家;课余时间,用来看书、备课、改作业、辅导学生、讨论评课、研究课题、撰写论文……“我们的教师正由承担教学任务,向享受教育过程转变。”教学副校长邢国侯自豪地说。
黄石一中全体教职工精诚团结、共谋发展,领导干部以学校的发展为责任感,一线教师以学生的成长为幸福感,后勤人员以服务师生为使命感,共同浇灌着这块教书育人的净土。
教育教学“微创新”,让学生成“科学达人”
该校以教育教学“微创新”为突破口,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过“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学校”等殊荣。
“在一中,科技创新不分文理,只要你具备创新精神,经过老师的指导,都能成为‘科学达人’。”高三(8)班文科生周晔填报了社会工作专业。她在陈杰老师指导下做《黄石市黄金山留守儿童报告》时,对社工这个“朝阳职业”产生了浓厚兴趣。她因获得黄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备受湖北经济学院青睐。
过去见证了黄石一中的辉煌与荣耀,未来呼唤着省级示范高中的创建与辛劳。在黄石一中,总有人在守望灯塔,总人有在晨光中奔跑,总有人在旭日下辛勤耕耘。中考学子们,让我们加入黄石一中的怀抱,与他一起发展、成长、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