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教研教改 > 教改动态 > 正文 教改动态
    同课异构绽芳华:结构之韵,性质之章
    发布者:黄石一中 来源:党政办  日期:2025-04-21 11:06:37

    2025年4月15日(星期二),由黄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黄石市高二《炔烃》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暨省级课题实践推进会在我校图书馆阶梯教室举行。活动由黄石市化学教研员杨彩云主持,全市各高中高二化学教师代表及湖北师范大学2022级师范生参加。我校党委书记洪喜、纪委书记林海燕到场观摩。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以《炔烃》为主题,紧密结合省级课题《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物质结构与性质”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旨在通过差异化教学设计,探索如何通过“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模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环节一:同课异构教学展示——多维视角诠释学科本质  

    两位教师(张俊、郁志成)的授课均围绕核心目标:通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实验探究、迁移应用等环节,引导学生从知识表层走向思维纵深。采用“预测性质-实验验证-微观表征”的教学流程,深刻阐释结构决定性质。

    我校张俊老师采取对比的方法,通过乙烯和乙炔结构PK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游戏中掌握乙炔的结构特征。然后,总结乙烯和乙炔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循循善诱,引导学生通过结构预测乙炔的化学性质,并辅以实验验证,再通过微观结构解释乙烯与乙炔性质的差异。整堂课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氛围轻松,从课中诊断看出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掌握良好。

    黄石二中郁志成老师从乙炔的物理性质切入,通过实验现象反推结构特点,强化了“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的化学思维。并设计“导电高分子”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聚乙炔的共轭大π键。 整堂课内容丰富,结构完整。

       环节二:交流研讨——思维碰撞共谋教学提升

       课后,黄石市化学教研员杨彩云老师组织交流研讨:首先与湖北师范大学师范生互动交流,师范生提出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如何设计教学?课堂氛围不活泼该如何改善?我校柯燕玲老师和张俊两位老师结合张俊、郁志成两位老师的课堂为例对其进行指导。随后是教师评课,来自黄石一中、三中和七中的老师对此次同课异构进行了中肯且独到的评价。

       环节三:省级课题推进指导——深化研究引领实践创新

    黄石化学教研员杨彩云老师将两位老师的课与省级课题《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物质结构与性质”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对标。她表示此次同课异构课堂亮点与课题实践结合,对结构性质关联进行了深度挖掘;课题成果在课堂得以体现,体现了教学策略的创新,核心素养落地,信息化融合。她建议,深化反馈机制,建议在课堂中增加学生自评或小组互评;习题设计优化,可结合“双减”背景,设计分层习题;成果推广延伸,建议将两节课的案例整合为单元教学资源包,供区域教师共享。

     最后,杨老师指出本次同课异构活动有效检验了省级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两节课均以“结构—性质”认知模型为主线,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物质结构与性质”大单元教学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后续可进一步聚焦学生思维外显化和跨学科情境设计,深化课题研究。(文:周豆豆;编辑:程时贵;审核:林海燕)



    上一篇:以检促教提质量,凝心聚力共成长——我校开展期中教案检查工作

    下一篇:以检促教提质量,凝心聚力共成长——我校开展期中教案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