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德育天地 > 德育课程 > 正文 德育课程
    【国旗下的讲话】——历史为镜 青春为誓
    发布者:黄石一中 来源:团委  日期:2025-09-15 12:58:0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311班班主任黄荟,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回溯一段沉痛而必须铭记的历史。此时,清晨的阳光依旧和煦,校园的书声依然琅琅,但请允许我们,在这一刻,共同将时间的指针拨回到九十多年前的那个夜晚,那个让山河破碎、让民族泣血的夜晚——1931年9月18日。

    沈阳北大营的一声爆炸,撕破了中国东北宁静的夜空。随后,铁蹄践踏,烽火连天,东北大好河山在极短的时间内沦陷于侵略者的铁蹄之下。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蓄谋已久、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陷入空前危机的苦难序幕。

    回首那段岁月,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军事上的失利、领土的沦丧,更是国家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残酷现实。然而,黑暗从未能让中华民族屈服。一八的炮声,也彻底惊醒了沉睡的雄狮。“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无数仁人志士发出了最后的吼声!杨靖宇将军胃里的草根棉絮,八女投江的决绝背影,无数无名英雄的前赴后继……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保卫民族尊严的长城;他们用不屈的脊梁,撑起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这是何等悲壮而又伟大的爱国情怀!

    同学们,历史并非尘封的故纸堆。它是一面镜子,照见过去,更映照未来。我们纪念一八,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深刻反思:为什么我们会遭受如此劫难?答案的核心在于,落后就要挨打,自强才能自立。

    历史的教训警示我们,一个民族的命运,从来都与国家的强弱紧密相连。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没有安宁的家园;没有科技的领先,就可能受制于人;没有文化的自信,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与发展局面,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倍加珍惜,并为之不懈奋斗。

    那么,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该如何书写我们的爱国答案?

    爱国,绝不仅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它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和脚踏实地的行动。

    对于高三的同学们而言,爱国,就是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心无旁骛,挑灯夜读,用知识武装自己,用才华奠定未来。你们笔下的每一道公式,背诵的每一个单词,理解的每一个知识,都是在为将来建设祖国积蓄力量。你们今日的拼搏,就是为了明日能让中国在科技、经济、文化各领域不再受制于人,能够昂首挺胸地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

    对于全体同学来说,爱国,是尊敬国旗、高唱国歌时的那份庄严肃穆;是关注国家发展、心怀天下的那份广阔胸怀;是恪守社会公德、诚信友善的那份文明素养;更是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主动融入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去。

    同学们,历史的接力棒,终将传递到我们手中。曾经的灿烂辉煌,由先辈铸就;未来的光明篇章,待我辈书写。让我们从历史的反思中汲取磅礴的力量,将深深的爱国之情,转化为强烈的报国之志和扎实的强国之行。

    愿我们每一位青年,都能不忘国耻,“警钟长鸣!”(文字:黄荟;编辑:程时贵;审核:林海燕)


    下一篇:【国旗下的讲话】——师道传承 匠心筑梦